最新消息
首頁 最新消息
此生不愧凈無塵——財政部原部長吳波的故事(下) 2023-02-07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cpc.people.com.cn/n/2015/0309/c64104-26661828.html"

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此生不愧凈無塵——財政部原部長吳波的故事(下)2015年03月09日13:51來源:光明日報原標題:此生不愧凈無塵清風盈袖月滿樓北京市西城區大醬坊胡同20號,是一個看上去極為普通的四合院。房子很舊,兩邊廂房的房柱已經開始微微傾斜,地面上的青磚早就破損,有的已經斷裂。在這個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分配給他的院子里,吳波一住就是四十多年。曾經擔任吳波秘書的王沈京,一直清晰地記得初次走進吳波家中的情景:家具破舊,墻面的部分墻皮已開始脫落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,給吳波從廚房端飯到房間時,曾有好幾次墻皮脫落掉進了飯碗里。當時,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規定,曾給吳波安排幾處較大的院子,他說自己家中人少,就挑選了這個小院。有一次,李先念去吳波家里看望他,因胡同太窄,車都開不進去。組織上幾次要對這所簡陋的房子進行維修,都被吳波勸阻,他一心想著“文革”后百廢待興,盡可能為國家省下每一分錢。一直到92歲,吳波行動遲緩得厲害,住平房極不方便,經過多方再三勸說,才搬進了位于萬壽路的樓房。在吳波身邊工作了十多年的楊雷芳,是1993年春節到吳波家的。因他在部隊學習過烹飪,把他借調到家里幫忙。臨行前,戰友們說,財政部部長家吃的一定都是山珍海味,你還不趕緊學習做高檔菜!他看菜譜、練刀工,掌握了烹調的“十八般武藝”。然而令他意外的是,吳波家簡陋的廚房里并沒有大魚大肉,只有青菜蘿卜。他做的第一頓飯是肉沫炒雪里蕻、青菜炒熏干、炒油菜,一小鍋豆腐清湯。幾天下來,吳波家的菜色基本如此,甚至不如部隊的伙食。而楊雷芳做大菜的手藝,在吳家的十多年都沒怎么派上用場。吳波經常給社會捐款。家鄉的人有困難,只要給他寫信,他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救濟父老鄉親。他的幾任秘書都有一份記錄著他要接濟的困難同志和親朋的名單,每個月,秘書都會按這份名單逐個把錢寄出去。吳波過去的一個司機碰上了困難,從農村老家來到財政部找吳波。吳波當即接見,之后拿了個條子,叮囑秘書給他寄去100元錢。司機淚流滿面,用這筆救命錢給孩子看好了病。吳波逝世后,留下的存款僅有5萬余元,除去喪葬的費用,幾乎沒有什麼剩余。就連他生前住過的房子,也在他“走”后交還給國家,留給幾個孩子的不過是幾大柜子書籍。他像一支蠟燭,燃燒著自己,照亮了別人。原國務委員兼財政部部長王丙乾這樣評價吳波:凡是能給予他人和社會的,他都毫無保留地奉獻;凡是他人或社會給予他的,他也毫不猶豫地回報給了社會。一生愿做普通人吳波一直把自己看作普通人,沒有講究待遇、官級的習慣,這種習慣從延安帶到了北京。三年困難時期,糧食緊缺,物資匱乏,全國出現饑荒。國家照顧高級領導干部,給他們發了“供應卡”,可以買一點緊缺食品。吳波不要特殊照顧,把“供應卡”鎖在柜子里,偶爾用一次,也是因為來了重要客人。不了解吳波的人,以為吳波忍饑挨餓是跟自己過不去,是太“左”。而了解吳波的人知道,他看到老百姓都在挨餓,不愿搞特殊,吃苦要與大家一起吃。這是一位人民的兒子最為質樸的情懷。1959年夏天,吳波到北京郊區盧溝橋公社參加勞動一個月,生活條件艱苦,他不告訴別人自己的身份,也不提生活上的任何要求,和社員過著完全一樣的生活。誰也不知道他是多大的官,都親切地叫他“吳老頭兒”。吳波不講究待遇,不坐豪華車,如果路程比較近,時間寬裕他會選擇步行。他對家里人要求很嚴,他告訴家人,家人沒有享受公車的特權。他的夫人邸力,腿腳患有嚴重的風濕病,合同醫院離家很遠,上醫院看病也是自己坐公交車或出租車去。“有一次吳老夫人染上急病,需要馬上送醫院,吳老仍然堅持不用公車送。對此吳老夫人也十分贊同,最后還是讓自己離休的單位北京電影學院派車去了一趟醫院。”吳波生前的秘書陳紀詳回憶道。不講待遇的背后,是吳波樸素的平等意識、平民意識。吳波因公外出,總是強調輕車簡從,不準接待單位迎來送往,不準搞吃喝招待。1978年春天,吳波帶著稅務調查組來到江蘇省無錫市。星期天,他提議去太湖看看,正要出發時,副省長、財政廳廳長和無錫市的書記、市長等都來了,吳波嚴肅地對大家說:“今天是星期日,誰家沒有一點大事小情,你們何必再陪我們去逛太湖呢?我的意見,今天一個人陪我們去就行,人多了我有意見。”吳波在財政部任職期間,常出差路過安徽,卻從不下車。即使有到安徽出差的任務,他都讓給其他的副部長。吳波不是無情,他有意回避老鄉關系,刻意堅守清廉正派是他的底線,而盡量不打擾地方的同志,不鬧出“動靜”,也是他的為人原則。吳波的簡單、質樸,讓地方的同志雖然不太適應,但感到接待吳波省心、省力,也讓人覺得溫馨和感動。“躲壽”,是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對吳波記憶極深的一件事。1986年,吳波80大壽。王丙乾建議由他和幾位副部長每人拿點錢,湊份子給吳波祝壽,吳波堅決不同意。項懷誠說,到生日那一天,吳波竟然早早就讓司機開車到西郊去了。“據說在公園里躲了大半天。”吳波實在不愿意讓大家費錢財、花時間,在他看來,生活過得清清淡淡,同事來往樸素簡單,才是“真”,這些“熱鬧”和禮節,都是多余的。接觸過吳波的人,都知道吳波和他的家人都是不收禮的,這是他鐵的規矩,誰也不得破。到吳波辦公室拜訪的人,無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,見他必須兩手空空。吳波以周總理為榜樣,他常說,做領導工作己不正何以正人!吳波不僅是一位財政部長,也是一位最平凡不過的慈祥老頭兒。王沈京永遠也忘不了當年吳波送別他的眼神。組織上安排他到另一個崗位工作,那日,他到吳波家向他道別。吳波親自將他送到大門口,還讓夫人邸老送他到胡同口。那飽含深情的慈愛眼神,讓王沈京刻骨銘心。在吳波身邊的工作人員走了一撥又一撥,無論是秘書、司機,談起吳波,無不對他的質樸情感和平民之風肅然起敬。曾為吳波燒鍋爐的師傅老宋,一次來北京看望吳波,吳波很高興,中午留下老宋在家里吃飯。吃飯的時候,老宋萬分忐忑,不敢和吳波同桌坐下。吳波親切地說,我們都是平等的。吳波年歲大了,每逢需要理發,秘書都想讓理發師來家里。可吳波不答應,怕給人添麻煩,非要親自去財政部的理發室。父有所行,子必效之人們不會想到,財政部長家的幾個孩子,都是從最基層干起,有兩個甚至在非常艱苦的地方安家落戶。“路要靠自己走,不能依靠父母。”吳波語重心長地囑咐他們。吳波的兒子吳本寧受了父親“淡泊名利”和“志在為國”思想的深刻影響,大學畢業后同幾個高干子弟一起,申請去條件艱苦的甘肅工作。吳波說:“既決定去,就不能中途當逃兵,要在那里安家落戶。到下邊不能擺高干子弟的架子,要和群眾打成一片。凡是我在甘肅的熟人,你都不能去找。”五個同去的人,最后只有他一直留在了甘肅舟曲。40多年里,他一次次地從饑餓、泥石流、車禍中死里逃生,后來憑自己努力,當上了舟曲縣公安局副局長,成為公安系統的先進工作者,實現了一生支邊的承諾。另一個兒子吳威立清華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北京重型電機廠工作。“文革”結束后有人想調他去機關工作,都被吳波謝絕了。后來他經推薦被組織調到了國家機械委員會工作,1987年政府機構調整,組織上擬安排他到國有資產管理局工作,當時歸財政部領導,吳波知道后為避嫌,堅決不同意。吳威立回憶說,父親對子女一直嚴格。記得大學入學時需要買一些學習用品,他作了個預算是98元,媽媽建議給他100元,但爸爸硬是不同意。平日父親總在忙著工作,和他交流不多,但父親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育他,感染他。幼子吳本立1958年從部隊轉業,自愿報名到北大荒參加建設,一頭扎到了這片黑色的田野里,成為一名出色的拖拉機手。一次,他開的拖拉機因超負荷作業出了故障,被批判破壞生產機械。委屈中,他跟誰也不想說話,連續三個月沒給父親寫信。吳波不放心,忍不住打電話到農場了解情況,農場的領導根本不知道誰是吳本立,最后在基層的生產隊找到他時,他正在田野干活,滿身是土。后來吳本立因為上過大學,被場里選中當了老師,又經同事介紹,調到了南京審計學院工作。在隨后的幾十年教師生涯中,吳本立兢兢業業,被評為江蘇省高教系統的模范黨員。吳波始終記得周總理在一次會議上說過的一段話:我們的領導干部,首先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與會的人,都應該做出一點表率來。不要造出一批少爺。……不然我們對后代不好交代。……對于干部子女,要求高,責備嚴是應該的。吳波從來不用手中的權力為家人謀取任何產業、福利。就像他所說的:我的子女不要向財政部伸手,也請部里不要因為我再給他們任何照顧。吳波給組織寫過兩份遺囑,提出將他生前住過的房子在他“走”后交還給國家。遺囑上,兒子們的簽名赫然在目。2005年2月20日,吳波平靜地走完了99年的人生。2月25日上午,家人在八寶山送走了吳波。辦完父親喪事的吳威立,掛念著父親的遺愿,又寫了一份《交房申請》,請父親的秘書送到了財政部,表示“我父親交房是個人的意愿,不是國家所提倡的事,因此也不要宣揚。我們兄弟都已買下了本單位分配的住房。代父親上交這兩套住房,是出于子女們對父親的尊重,完成他的遺愿”。不沾一“塵”地來,不沾一“塵”地去,讓自己的靈魂不染塵灰,這是吳波追求的人生境界。兒子們幫吳波實現了他的人生夙愿。(記者趙玙楊亮饒翔)

關鍵字標籤:庫板隔間規劃
遊覽車公司堅持品質及服務
台灣各縣市皆可租遊覽車。
包車計時價格合理,旅遊一路舒適暢快。